香港鄧鏡波書院●經濟科

  • 科務文件
  • 學科活動剪影
  • 學科活動宣傳
  • 港台節目:原來錢作怪(2015)
  • 港台節目:原來錢作怪(2010-2013)
  • Google Classroom登入
  • 經濟學+
  • 經士柏 EconsPark
  • 港台節目
  • 無綫專題節目
  • now新聞
  • 學人講經濟
  • 校園經濟-應試攻略
  • 教育局教育多媒體(經濟)

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

內地經濟


張貼者: Hon Kong 於 下午2:03
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!分享至 X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
標籤: 課題F:經濟表現的量度, 課題G:國民收入決定及價格水平, 課題I:宏觀經濟問題和政策, 課題J:國際貿易和金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
訂閱: 張貼留言 (Atom)

經濟學(ECONOMICS)

- 是一門社會科學;
- 研究人們如何運用有限的資源以滿足無窮無盡的慾望;
- 解釋和推測人們在局限條件下的選擇行為及宏觀社會現象。

課程內容

中三【生活與社會科】
- 香港的經濟表現
- 中國的經濟概況
- 香港的公共財政
- 世界貿易
- 需求與供應(校本高中經濟科預備課程)

中四至中六【經濟科】
- 基本經濟概念
- 廠商與生產
- 市場與價格
- 競爭與市場結構
- 效率、公平和政府的角色
- 經濟表現的量度
- 國民收入決定及價格水平
- 貨幣與銀行
- 宏觀經濟問題和政策
- 國際貿易和金融
- 選修單元(一):壟斷定價、反競爭行為及競爭政策
- *選修單元(二):貿易理論之延伸、經濟增長及發展

*本校開設之選修單元

課程宗旨

預期學生完成本課程後,能應用經濟學知識以作決策,並表現出以下的能力:
- 理解稀少性、選擇及成本是經濟問題的基礎;
- 明白一個經濟體系中生產力增長與專門化及交易的關係;
- 理解社會如何透過價格競爭與非價格競爭的分配方法來處理生產、交易和消費的決定,相關的協調問題及有關分配方法的含意;
- 熟練地應用基本需求-供應模型來解釋現象,並運用消費者盈餘及/或生產者盈餘來學習效率的概念 ;
- 利用總供應-總需求模型及貨幣數量論來分別解釋產出、就業及物價水平的變動;
- 透過理解經濟學的研究對象、事件、制度和規則,洞悉現在及隨時間轉變的個人與社會環境的互動關係;
- 整理以不同形式(如圖表)展示的經濟數據,運用經濟學的分析工具以檢驗及分析證據,來解釋社會規律和事件;
- 透過探究經濟議題和爭議,展示所具備的共通能力,如溝通能力、解決問題能力及批判性思考能力;
- 愛好和能夠運用資訊科技作探究式學習及知識建構。

教學團隊

教學團隊
韓江老師

公開試成績

公開試成績

有用網站

教育局經濟科資訊
經濟學與生活●啟發短片
經濟學與生活●互動圖表
新高中經濟學探索●互動圖表
經濟學與生活●計算e導師
經濟學與生活 e-詞彙
「經濟 x 創意」計劃
競爭法與反競爭行為
聯繫匯率
校園經濟
港台節目
香港經濟近況
金融管理局-市場數據與統計資料
政府統計處
經濟解釋
智經研究中心
世界銀行
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稅率
公司註冊處-網上查冊中心
債券搜尋器
投資者教育中心
外幣兌港元匯率
基本法與香港經濟(一)
基本法與香港經濟(二)
「企業家精神@經濟學」

<勁抽>>分組抽籤易
HKU - eVideo
無綫新聞 - 專題節目
生涯規劃節目
MC比拼 - Kahoot!
互動教室 - Nearpod
角色扮演遊戲學習平台 - Classcraft

標籤

  • 國情 (7)
  • 課題A:基本經濟概念 (33)
  • 課題B:廠商與生產 (106)
  • 課題C:市場與價格 (132)
  • 課題D:競爭與市場結構 (17)
  • 課題E:效率、公平和政府的角色 (87)
  • 課題F:經濟表現的量度 (47)
  • 課題G:國民收入決定及價格水平 (29)
  • 課題I:宏觀經濟問題和政策 (64)
  • 選修單元 (2)

網誌存檔

旅遊主題. 主題圖片來源:jangeltun. 技術提供:Blogg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