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課題F:經濟表現的量度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課題F:經濟表現的量度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9年9月24日 星期二

【國慶70周年】懶人包!一分鐘看懂建國70年經濟成就


經濟總量:
從1952年到2018年,中國GDP從679.1億元(人民幣,下同)升至90.03萬億元,實際增長174倍。中國已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。
人均GDP:
從119元提高到6.46萬元,實際增長70倍。
人均壽命:
從35歲上升為77歲。
財政收入:
全國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62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83,352億元,年均增長12.5%,增長了近3,000倍。現在一天的財政收入,就相當於新中國成立初期8個年頭的規模。
產業結構:
從傳統農業國轉為現代工業國,第一、二、三產業增加值比例從1952年的50.5:20.8:28.7變化為2018年的7.2:40.7:52.2。
金融市場:
目前中國有4,50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,130多家證券公司,230家保險公司。金融業總資產300萬億元,其中銀行業268萬億,規模居全球第一。另外,債券、股票、保險市場也都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。外滙儲備餘額3.1萬億美元,多年來居全球第一。
城鎮化率:
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1949年的10.6%提升至2018年的59.6%。
發電能力:
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19億千瓦,居世界第一
鐵路里程:
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3.2萬公里,當中包括高速鐵路3萬公里,分別居世界第二和第一。
公路里程:
全國達485萬公里,其中高速公路為14.3萬公里,居世界第一。
其他成就:
服務貿易、使用外資、對外投資的第2大國;科研人員、貨物貿易等第一大國。



2018年2月2日 星期五

港再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得分拋離新加坡

2018年2月2日 12:25 星期五
美國傳統基金會(The Heritage Foundation)公布2018年全球經濟自由度排名,本港再度蟬聯冠軍,整體得分進一步上升,拋離排第二的新加坡,並為連續24年稱冠。
今日新公布的全球經濟自由度排名顯示,本港以90.2的整體得分再稱冠,按年上升0.4分;相對排第二的新加坡,總分上升0.2至88.8。
各項評分中,本港的財政健康一項得100滿分,商業自由度一項得分亦高達96.3。法治(rule of law)評分未受近日的司法獨立爭議影響,「政府誠信」及「司法效率」兩分項的評分均見上升。
本港及新加坡之後,新西蘭、瑞士及澳洲分別排名三至五位;美國則排名第九。